@小春哥的忠告 專注于分享陳小春一家新聞趣事和育兒知識,與你探討最實用的育兒技巧,讓你從此帶娃變輕鬆。今天,小醬將為您提供,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乾貨。
-------分割線-------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是一張白紙,將來會走向什麼樣的道路,大部分都跟家庭教育有關。
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一定要多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及時幫孩子排憂解難,這才能對他的心理健康成長、性格的養成起一個積極的作用。
平時工作太忙的家長會在睡覺前給孩子講故事或者有其他的家庭活動,來增加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但如果在孩子睡覺前問孩子這3句話,不但可以加深感情,還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寶貝,你今天過得開心嗎?
孩子上學以後,在學校待的時間,不管是和其他人相處的時間,還是學習的時間,總會有喜怒哀樂在裡面。晚上臨睡前,和孩子有個短暫的溝通交流,問問寶貝,今天過得怎麼樣?開心嗎?
這對孩子的內心是一種抒發訴求,每個人都需要這樣的訴求,尤其是孩子不懂得怎樣去表達自己,就需要家長主動詢問,主動傾聽,瞭解孩子。
今天你遇到什麼事情了呢?
父母應該這樣問孩子~
今天遇到了什麼有趣的事情?
你今天開不開心?
你跟小朋友玩了什麼好玩的遊戲?
你的好朋友是誰?他有哪些優點?
給媽媽講一個你今天覺得特別好玩的事兒!
父母傳遞給孩子的資訊:
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勇敢面對、樂觀向前。
不愉快是生活的一部分,接受了生活的不完美,關注我們值得關注的事情,我們才能快樂。
孩子頭腦中總是帶著對上學的美好,孩子自然喜愛上學。
拒絕負面的問話:
今天哭了嗎?
有沒有吃飽?
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
老師凶不凶?
批評你了嗎?
老師有忘記帶你上廁所嗎?
父母傳遞給孩子的資訊:
上學總是很不愉快!引導孩子瞬間聯想,在家裡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能吃飽睡好,也沒人跟我搶玩具,爸媽也總能第一時間回應我的需求。這裡不好,我上學不快樂。
會讓孩子對老師產生偏見的問話:
總是搞得髒兮兮,這老師真是!
尿濕了也沒換,上班當睡覺呢!
怎麼臉劃破了?老師真不盡責!
磕破嘴巴了,老師怎麼看的孩子!
父母傳遞給孩子的資訊:
老師不盡責,我受傷或遇到不愉快是老師或別人的責任。
讓孩子學會了抱怨,漸漸地,你可能會發現孩子會跟你抱怨說,鉛筆丟了是某某同學搞鬼,今天沒喝水是因為老師總是玩手機等。
無論對老師有萬般意見,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和批評老師。
不要帶著玩具、零食、飲料等接孩子放學,更不要一把接過孩子的小書包。
因為老師千方百計在學校讓孩子變小大人,一出校門就變回了「小寶寶」,老師的苦心功虧一簣。
看到孩子不要忘記來個擁抱,擁抱不僅會讓孩子忘記了所有不愉快,還能讓孩子知道,雖然跟媽媽分開了一天,但是媽媽還是很愛我的。